欢迎光临www.leyu.com!本司生产销售悬浮地板人造草坪,欢迎致电咨询或到厂参观考察!
www.leyu.com
全国7*24咨询热线:

400-6868-175

行业新闻

《〈花架子〉引发热议:当春晚小品照进现实

时间: 2025-03-31 07:51:35 |   作者: 行业新闻

  2025 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小品《花架子》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迅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终于不是包饺子了”“这小品真敢说”,诸如此类的评价在社会化媒体上随处可见,网友们毫不吝啬对它的喜爱 。由王宏坤、尚大庆、张海燕、李川、孙仲秋几位演员带来的这场表演,凭借辛辣的讽刺和密集的笑点,成功 “出圈”,打破了以往春晚小品的常规套路,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在小品中,尚大庆饰演的曹镇长深入基层调研,却意外发现了自己下达的命令在传达过程中被 “层层加码”。原本只是针对商户玻璃脏了要求擦玻璃的简单指令,竟如同滚雪球一般,从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演变成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这一过程中,命令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 “面子工程”。而 “检查组一来,连夜刷墙换招牌;检查组一走,垃圾堆原地复活” 这一情节,更是将现实中某些基层工作的弊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小品《花架子》里,“擦玻璃” 这一任务的层层加码堪称神来之笔,将的荒谬展现得淋漓尽致。起初,曹镇长要求商户在玻璃脏时擦一擦,这原本是个合理且贴合实际的指令,目的是维护街道的整洁美观,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可到了下面执行层面,事情却逐渐变了味儿。先是被加码成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这慢慢的开始脱离实际需求,毕竟商户们日常经营本就忙碌,强制规定擦玻璃的频率,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但这还没完,最后竟演变成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这就彻底沦为了一场闹剧。商户们为完成这一不合理的任务,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生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擦玻璃上,原本正常的经营秩序被搅得一团糟 。

  这种 “层层加码” 的现象在现实基层工作中绝非个例。在一些地方的环保工作中,上级要求加强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这是关乎生态环境和民生的重要任务。可到了基层,为了显示对工作的格外的重视,一些部门将任务过度细化,规定每天必须对河流进行多次采样检测,甚至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河流的水质提升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基层工作人员为完成这些指标,不得不日夜奔波,频繁采样,却忽视了对河流污染源的根本治理。还有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中,上级倡导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这本是好事。但某些基层干部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成绩,盲目加码,要求村民每天必须打扫庭院多次,甚至规定垃圾一定要按照特定的方式分类摆放,完全不考虑村民的实际生活小习惯和农村的现实情况。这种脱离实际的指令,不仅让村民们感到疲惫不堪,还引发了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艺术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小品《花架子》里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有着诸多线 月,中央层面整治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的 3 起典型问题,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的丑陋嘴脸。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在投资 5.9 亿元建设县城水系生态治理及城市停车场惠民工程时,本应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改善民生。可当地却违规将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仿古屋顶及外立面涂装、亮化工程等打包进来,这部分支出高达 1193 万元 。不仅如此,还在城市广场建设了多处景观小品,如银色莲花雕塑、景观石、地雕以及多棵仿线 万元。这些本与惠民工程毫无关联的项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更让真正需要改善的民生项目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而这些景观小品的建设,也仅仅是为了给城市增添一些所谓的 “面子”,却忽视了实际的民生需求,沦为了的 “牺牲品”。

  再看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在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投资 12.16 亿元建设建筑面积 8.22 万平方米的对外交流中心项目时,过度追求豪华与气派。建设过程中,使用进口石材拼花、手工羊毛地毯、玻璃幕墙等高档材料来装修,园林绿化工程花费 697.4 万元,智能化信息系统造价超过 1.2 亿元,会议中心装修成本更是高达 5489 元 / 平方米,是建设成本的近 2 倍。如此奢华的装修,让人不禁质疑,这样的对外交流中心究竟是为促进交流合作,还是为了彰显某些人的政绩和面子?在党中央三令五申要习惯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这种过度装修的行为显得格格不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违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情况同样令人痛心。2021 年 5 月,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兴义市有关企业违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问题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整改工作却存在严重的。整改态度不坚决,整改方式不系统,跟踪监管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 。结果,该企业在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4 月又在部分已整改区域内蓄水形成水体景观,还顶风新占用 49.81 亩耕地建设人工湖、人工草坪等景观。在 2023 年 12 月有关问题被再次通报后,黔西南州、兴义市及有关部门仍未吸取这次的教训,违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问题在 2024 年 8 月被自然资源部再次通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兴义市这种对耕地保护不重视,在整改中搞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危害程度不可以小看。